会宁走访

新闻动态

作者:沈中


甘肃会宁是OCEF的主要资助点之一,这里不仅有OCEF规模最大,历史比较悠久的高中助学金项目,还有最近几年开展较快的网络课堂项目。 会宁地区以干旱贫困,重视教育和1936年10月红军主力在此胜利会师结束长征而闻名。 2017年6月10的早晨八点多,我坐上了从兰州去会宁的大巴,开始了为期四天的走访。这是我第一次去OCEF的资助点走访,除了是想对我们的资助点的学生,学校和乡镇有直接的感性认识,也是想借此机会对协调员和他们的工作有更多的了解。

陈卫军是OCEF在会宁地区最早的协调员,他自2004年就开始为OCEF走访并筛选众多的家庭贫困的高中生,使他们能够获得资助读完高中,他们中的很多人都考取了外地的高校,很多学生至今还是很感谢他的帮助。虽然最近的这些年在他的帮助下OCEF逐步在会宁地区发展了更多的协调员,形成了一个很好的团队,但是我还是很想知道,在那么偏远的地区,他是如何能一个人坚持这么多年为这么多素不相识的家庭默默地付出自己的时间精力和金钱。


我乘坐的大巴大约两个半小时之后到了会宁县城,见到了陈卫军,并随后和其他几位协调员李林,马文刚,梁富钱"胜利会师"。当天下午我就和陈卫军与丁家沟小学的校长和教导主任去参观了丁家沟小学。虽然会宁县城条件很好, 但是出了县城,立刻就可以感受到当地的贫困,然而丁家沟小学却让人体会到会宁人对教育的重视和投入,可以说是我在当地走访的几个乡镇学校中条件最好的, 田校长的言谈举止,也处处流露出他对这个学校的珍惜和热爱,相信今年OCEF在这里举办的小学夏令营一定会很成功。


离开了丁家沟小学, 我们去走访了两个学生的家庭。由于当地的学生多数都是住校,周末才回家, 因此都没有见到本人。第一位贾同学的家就在马路的边上比较容易找到, 陈卫军通过电话联络到了她的母亲,不一会她就从田里赶来,并且把在路边由奶奶看管的小女儿也一同带回。贾同学填写的申请中说明她家中是姐妹四人,父亲在外地打工,母亲在家务农,大姐在外地读大学,学费和生活费都是负担,二姐和她本人在会宁读高中,最小的妹妹在幼儿园,家中为了修缮房屋至今尚欠债8万多元,虽然我听不太懂陈和贾同学母亲的方言对话,但是从家中的陈设可以看出经济情况的困窘,在一边玩耍的小妹妹非常可爱而又无忧无虑,她尚不知道今后自己也要像她的几个姐姐一样要比他人付出更多的努力才能在这个社会立足。 第二位南同学兄弟二人,父亲意外去世,母亲改嫁,由年迈的奶奶依靠微薄的务农收入和低保抚养,陈卫军同样是通过电话,加上路边询问,找到了他们的家。 这次走访看到很多的家庭住房的条件从外部看都很不错,据介绍,这是由于近些年来很多农民通过国家的危房改造政策得到了政府的补助,修建了较好的房屋。然而这些家庭内部的陈设更加真实地展现了他们的经济情况。

结束了第一天的活动,我和陈卫军在会宁县城散步,我问他当初是如何成为我们的协调员。他介绍说,2004年的时候OCEF联系会宁县人大的一位老干部希望能资助贫困学生,他当时作为这个老干部的秘书就接手了这个任务,这一做就是14年。当初为了开展助学工作他还用老干部的身份证开了一个银行账户, 自己放了50块钱进去, 后来老干部去世了, 他也忘记了密码, 至今这50块钱还在那个账户里面。

陈卫军还谈起了他三次走访学生比较惊险的经历, 第一次是他和一位当地老师,OCEF北京来的监察义工,以及司机四个人乘坐一辆面包车去走访,结果由于雨天打滑,汽车在山坡上倒退,幸好最后是撞在了路边一棵树上,否则就有掉到山崖下的危险。第二次是他借了朋友的新车去走访, 也是山坡上打滑,结果把新车的保险杠撞坏, 他最终自己付钱修好了车还给了朋友,第三次是汽车陷入泥沙中, 他在车下面垫小木板,一点一点挪移出来,为了给汽车降温最后用光了随车携带的一箱瓶装水,结果为了走访这个学生耗费了大半天的时间。

第二天的陈卫军开车带着我去走访学生家庭和参观学校,从上午8点开始一直到晚上九点,和第一天相对轻松的安排和容易找到的学生家庭相比,第二天的工作强度大大增加,也让我对协调员工作的辛苦和不易有了更多的了解。 虽然兰州到会宁的高速公路以及会宁县城的路修建得不错,但是出了会宁县城去周边的乡镇, 很多道路年久失修,崎岖不平,时常有对面的大货车为了走相对平稳的路面而开到我们这一侧,有些乡镇的闹市区的大路都是泥泞不平,难以通行。第一个走访的马同学全家六口人全部依靠父亲打零工,爷爷奶奶年迈,母亲患胆结石动了手术不能干重活,兄妹二人的学费和生活费都是父亲借来的。马同学去年6月开始患了头疼病,血管神经性的, 不时发作,多次在兰州白银等地检查,住了三次院,当时正在家中休息。 这是走访见到的唯一一个在家的学生。灰黑的墙上有马同学得到的三好学生和学校跳高比赛的奖状。第二个周同学的家庭也很困难,父亲早年在外打工因为意外,右臂伤残,母亲患有心脏病,和前面访问的家庭一样, 他们的生活也是依赖政府的低保,陈卫军详细的询问和了解了这些学生的家庭情况,拍摄了照片。

我们下一站到了OCEF今年计划的中学夏令营举办地,共丰中学。这是个有一百多名初中生的学校,虽然和丁沟小学比条件差了不少,但是外表看还是头寨子镇修缮得比较好的建筑,再次显示了会宁地区整个社会对教育的重视。关校长热情地带我们参观了学校,特别指出2016年OCEF资助的高低床给该学校带来了关键性的帮助。 当时由于学校原来的大通铺拥挤潮湿而且容易传染疾病,导致很多学生转移到更远的学校求学,学校陷入关闭的危险,OCEF资助的高低床及时有效地改善了学生的住宿条件,使得学生可以就近入学,从而稳定了学校的教学。


离开了共丰中学, 我们去了这次走访最为偏僻的一个乡村, 这是个地图上找不到,GPS无法导航的地方,一路上通过询问,加上陈卫军的模糊记忆,我们开上了越来越窄,坡度也越来也危险的盘山小路, 我不知道他曾经多少次一个人在这样的山路上独自而行,我们最终把车停在路边,徒步前去了王同学家。这个家庭共8个孩子, 七个姐姐,最小的是弟弟,父亲因车祸残疾,母亲体弱多病,家中目前有五个孩子上学,依赖低保收入和粮食补贴。OCEF目前正在资助这个家庭中两个读高中的姐姐。看到几个姐姐们曾经居住的破旧房屋,很难想象她们从这样的环境考入了当地最好的高中之一,希望她们继续努力。


离开了王同学家,天色渐黑, 我们还有最后一个目标,就是去观摩柴门中学的网络课堂讲座。我们沿着山路慢慢而行,山路狭窄,只能容一辆车经过,陈卫军说如果这个时候对面来一辆车那就麻烦了, 正说着,发现对面真的远远停着一辆蓝色电动三轮车。巧的是对方恰恰认识我们本来要去的另外一个学生家庭, 他们热情地后退并带领我们来到了那个学生的住处, 但是由于我们急着赶去柴门中学,便没有进去家访。等到我们赶到了柴门中学,天色已晚,网络课堂的讲座已经进行了一半, 我们便悄悄地在后排观摩, 这次讲座是左拉拉老师讲述的元明清时期的北京城。学生们都很认真地听讲,也积极地发言和老师互动,图像和声音的传递效果很不错, 结束后孩子们都一致说喜欢听网络课堂的讲座。 从柴门中学出来,回到会宁县城,已经是晚上九点多,忙碌了一天我们都很疲倦, 对我来说,对于颠簸这个词有了全新的感受,因为这一整天的路程有很多大小不一的坑坑洼洼,路突(speed bump), 以及路段中由于修路尚未完工而突然出现的小断层。我知道陈卫军平常晚上是陪伴父母还有辅导小女儿读书的,而他的岳父母身体也不好,因此对占用了他这么多时间很是过意不去。

第三天的安排就比较宽松一些,上午去教育局和领导沟通, 特别是关于在丁沟和共丰举办夏令营的事情。 结束后我们就去陈卫军的办公室向他介绍我们的资助系统,最后下午去走访了一个附近的学生家庭。陈卫军的办公室里有很多的OCEF资助材料,整理得井井有条,根据他的统计, 14年以来, OCEF在会宁共计资助了3639人次的学生, 其中小学759,初中1168,高中1712,发放了大学生奖学金171份,资助总金额达到2445355元,各类特殊项目的资助共计424017.16元。我问了他好几次是什么力量能驱动他做了这么久,有没有碰到什么误解或议论或困难,他总是笑笑说, 自己是志愿者,是自己喜欢也愿意从事这个事情,周围知道的人都很敬佩他,也曾经有电台报纸想要采访和报道他, 但是都被他推辞了。会宁地区有很多申请资助的学生, 而要完成那么多的家访是很艰难的事情,陈卫军说自己的周末常常比平常上班还要忙,有些学生居住得非常偏远,有些单程就要四个多小时, 有时候他只能当晚在当地留宿,第二天再赶回来,以前他骑摩托车去走访, 有一次骑摩托车带了一个学生,转过弯后前方的山路上出现了一堆乱石头, 他来不及停车便从这些石头中摇摇晃晃地穿过,旁边就是山崖,从那以后他就不再骑摩托车了。

最后一天我们又去走访了两个学生家庭,这次有会宁县资助中心的一位工作人员随行,所以是三人同行。上了山间小路之后我们很快就迷失在一个又一个三岔路口,只能每到一处便询问路边的羊倌,农妇,以及对面碰到的电三轮车夫,途中还有一位老人给我们指错了路,最终我们还是成功地找到了两个要走访的家庭。 魏同学父亲2013年去世,由于治病留下了很多债务,母亲年事已高体弱多病, 几个姐姐都已经出嫁。张同学姐妹二人,自幼父母离异, 爷爷年迈多病,家里都靠父亲一个人务农以及农闲时打工支持。这两个家庭都接受政府的低保帮助。


结束这次走访前的最后一个活动是和会宁某中学接受资助的高中生们座谈。我先是介绍了OCEF和我本人的情况,让同学们都知道,OCEF的捐款人和义工都是普通人,很多是中国来美国的留学生和学者,他们奉献出来的是自己的时间和自己工作挣来的薪水。然后我们就鼓励学生们提问,多数同学都放不开, 好在有几个孩子比较大方,提了一些问题,如如何针对高考有效地安排时间,我当初读书的时候理想是什么,分享一些和他人交往的技巧,OCEF至今一共资助了多少学生,我家里人支持我参与OCEF吗,OCEF有多少义工,如何成为OCEF义工,我有什么兴趣爱好,等等,其中有一个孩子问到他们如何才能回报OCEF的捐款人和义工,我告诉她,我们的捐款人和义工虽然希望他们都有一颗感恩的心,但是我们并不期望他们的回报也不想让他们有这样的负担,我解释说英语里面有一个说法, 叫Pay It Forward, 也就是说如果你得到了帮助,你把你得到的帮助传递下去就好。我告诉大家我1994年刚刚到美国留学的时候,从接机到安顿住宿都得到了一位学长很多无私的帮助,我问这位学长如何才能回报他,他回答说,等以后有新同学来的时候, 你也尽力帮助他们就好了。

结束了四天的走访,我的心情是有些复杂的, 有些欣慰因为看到很多贫困的学生得到了帮助,也看到会宁地区正在进行的变化,原来光秃秃的山丘开始在大面积种植树木,也感概中国还有这么多贫困的角落,而我也要和这几天陪伴我的OCEF同伴陈卫军告别了,和OCEF的同伴告别有时是有些伤感的,因为大家相隔甚远,不知道下一次见面是什么时候,我想我还是好好地整理记录一下这次走访吧,让更多的人知道,会宁有一位陈卫军。写到这里,想起了在会宁的长征博物馆里看到的一句标语,就以此作为结束吧。

不忘初心,继续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