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CEF义工与您面对面——杨敏

新闻动态


久违了的义工面对面栏目,本期我们的主角是义工杨敏


人生起起伏伏,难免遭遇挫折,有时我会质疑人生的意义。OCEF的工作总能帮助我很快地从低谷走出来,因为人生的意义不言而喻。最后,从去年开始我特别开心,因为一不小心就十年了,对于善变的双子来说,这本来是mission impossible…——杨敏


☆为何加入OCEF?

杨:我一直相信教育兴邦。年轻的时候比较傻,以为很多问题是由于人的素质不行造成的;因此,从孩子开始抓教育,是拯救民族的未来最基础的途径。另一方面,OCEF给我的感觉首先是干净纯粹,一群天真热情的人聚集在一起为了共同的信念努力;第二是坚持,风风雨雨之余也屹立不倒十几年(指2005年时);虽然是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但也沉淀下来那么多位十年以上的老义工,这点太不容易了;第三,我当时自己也在大型公益组织工作,完全按照市场化规则来运作,不是说不对,但是和OCEF这样充满激情的机构相比,就显得有点冷冰冰。 

☆参与OCEF的第一个项目?


杨:记不大清了,进过太多的组。应该是在多伦多地方组参与图片展的工作吧。那时我们平时周末到社区中心或者大型商场摆展、春节到各种华人联谊活动现场摆展,通过这些活动吸引新的捐款人和义工,扩大OCEF的影响。当时骨干义工有十多位吧,大家发动各自的关系,一起出谋划策,很开心。 

☆记忆最深刻的一次义工经历?


杨:是我作为执行委员会成员参与的一个筹款活动的决策过程,深深体会到一个小型公益机构在成长的过程中无法避免的各种矛盾和痛苦。无论是在战略层面,还是在执行层面,不同的义工站在不同的角度和立场,就会有不同的诉求。这些诉求往往会发生冲突,比如要发展就需要创新,创新会带来风险,有风险就需要建设制度来保护OCEF,制度建设起来又多多少少会对发展带来制约。因此,怎样在这些诉求中取得一个平衡,是一门艺术,不是科学。 

☆不为大多数人所知的(义工)趣事?


杨:趣事。。。好像没有。。。这两个算不算?我加入OCEF纯属偶然,当年去大学舍友家玩,碰见她的朋友,正好是OCEF的元老义工,把我带进了OCEF。几年后,OCEF庆祝一笔大额捐款,我一看捐款人的名字,竟然是我大学舍友的老公,也是我大学同学。至此,我们俩才彼此知道对方都和OCEF有关系。另一个就是,我在OCEF最佩服的人是梁敢教授,但是和他共事的几年中,我们经常争论不休。我们俩对大多数事情的结论是高度一致的,但理由往往截然不同。换言之,我们都支持或反对一件事,原因却风马牛不相及。这也很奇葩吧? 

☆希望在OCEF收获什么?


杨:没什么特别的希望,皆因早有所获。这十年,对我个人来说有三个意义,一是收获了许多朋友,包括极好的朋友;同时,it is a journey of enlightenment –这份职责让我的每一天都很充实。人生起起伏伏,难免遭遇挫折,有时我会质疑人生的意义。OCEF的工作总能帮助我很快地从低谷走出来,因为人生的意义不言而喻。最后,从去年开始我特别开心,因为一不小心就十年了,对于善变的双子来说,这本来是mission impossible…


加入我们吧

海外中国教育基金会(OCEF)过去二十三年中一直坚持草根路线,以极低的运营费用、极多的义工服务完成了许多资助项目,迄今为止,OCEF为900多所乡村学校捐赠图书50多万册,并建立图书室。直接资助中小学生近五万人次。据不完全统计,这些受助学生中有近700名最终得以进入大学深造。仅2015一年,即有2679人次获得助学金,191名大学新生获得奖学金,13名教师得到资助,近300名教师接受了阅读培训,1000多名学生受益于网络课堂,200多名学生参加了暑假夏令营,10多所学校的校园硬件条件得到改善,由OCEF义工为农村学生编辑的《乡村少儿》杂志发行了1300册。

微信号:OCEF

长按下方二维码就可关注我们